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“气水双效补能”新工艺在江汉油田应用成功!

“气水双效补能”新工艺在江汉油田应用成功

时间:2025-07-31 07:56:39 来源:熔古铸今网 作者:时尚 阅读:241次

潜江新闻网讯(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通讯员 黄慧 韩玲)近日,气水江汉油田潭761-斜13井在采用“前置CO2+人造底水油藏”气水双效补能新工艺后成功放喷,双效获高产8.6吨工业油流,新工为后期该区块的艺江用成效益开发提供了新思路。

潭761-斜13井是汉油江汉油田潭口区块的一口碳酸盐岩油藏大斜度井,旨在动用潜3410韵律碳酸盐岩地质储量,气水为后期储量落实、双效工艺评价、新工井网部署等提供依据。艺江用成

技术人员发现前期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采用分段压裂改造,汉油存在成本高、气水试采产量递减快等缺点。双效针对这些问题,新工技术人员借鉴了“人工油气藏”的艺江用成理论技术,即对油气区采取压裂、汉油注入与采出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开发。“在末端我们采用压驱和试油段前置CO2的集合方式,通过事先注入的液体在油藏底部形成人造‘底水’,由于重力作用,推动原油向井筒方向流动,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。”江汉油田工程院实验中心负责人徐毓珠说。此种方式不再依赖大规模的压裂液注入补充能量,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。此外,针对水平储层中的弱渗流区,技术人员通过“极限密切割+极限限流射孔”工艺,用桥塞将水平井分割成很多小段,对每个小段进行分别压裂,将弱渗流区充分改造为高渗流区,进一步提升采收率。

施工过程中,技术人员强化现场质量管控,把好液体质量关,派专员在混砂车上实时取样,采用新型粉剂在线混配减阻水体系,实时监测和调控液体粘度,施工全过程做好一段一策,提升压裂时效,施工速度从每天1段提升为每天2段,降低施工周期,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。

(责任编辑:休闲)

相关内容
  • 泉州多措并举擦亮未成年人工作品牌
  • 这个五一,来肇庆西江开启一场寻鲜之旅吧
  • 外交部:中方欢迎俄乌新一轮直接谈判就人道主义问题达成共识_
  • ​州委党校(州行政学院)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
  • 沙河:玻璃创新迎客来,行业资讯
  • 投資客不用逃了?花敬群提四大保證:預售禁換約不溯及既往|天下雜誌
  • 汉阴县民政局开展“党建引领促振兴·消费帮扶暖民心”主题党日活动
  • “零容忍、出重拳”!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_
推荐内容
  • 依法治理让老年代步车不再“任性”
  • 世界顶级学者厦大“论剑” 2019世界人文学术会议开幕
  • “网红”寿司店开了5年怎么要关了?它的商标被抢注
  • 聚焦世界读书日:去年厦门人均到图书馆2.47次
  • 推出丰富活动和惠民措施 泉州旅游市场端午回温
  • 男女合伙盗车被抓获 先后盗窃电动车10余辆